央广网北京8月12日消息(记者唐婧)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环球新财讯》报道,一张小发票,事关行业大发展。国家税务总局最新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有1.33万户资源回收企业向167万名自然人“反向开票”,开票金额5152亿元,开票份数511万份。“反向开票”政策实施一年多来,在助力“两新”政策落地、规范行业秩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等方面持续释放效应。
自去年4月29日起,为配合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进一步提升资源回收企业向自然人收购报废产品时取得发票的便利性,税务部门明确在资源回收行业实施“反向开票”政策。
“反向开票”政策实施以来,资源回收行业相关个人和企业,合规经营的意识逐渐增强。广西方圣纸业有限公司负责人郑力告诉记者,由于中间商垄断废品回收业务,售价往往高于个人,这不仅增加了公司废品利用成本,也给税务合规管理带来隐患。中间商如果存在虚开发票等行为,企业可能因为使用“问题”发票面临税务风险。“反向开票”政策实施后,企业从中受益匪浅。
郑力表示:“我们可以直接从个人手中回收废品,企业可以依法开票,有效解决了进项税合规抵扣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抵扣凭证问题,进一步规避了税务风险。同时,直接对接上游个人收废,减少了中间成本和信息隔阂,让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更高效,形成良性循环。”
让“反向开票”政策在回收链条上顺畅流转、发挥实效,需要产业链最前端自然人出售者的理解与配合。
国家税务总局宁波市税务局货物和劳务税处副处长金旭东说:“政策推行初期,我们发现很多出售废品的自然人,对开票环节普遍存在顾虑,例如担心手续繁琐、顾虑个人信息安全等。”
针对这一情况,税务部门持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对自然人售卖者比较集中的大型资源回收企业和中小型资源回收门店进行上门辅导,向企业和自然人售卖者详细讲解政策适用条件和便捷的申报流程,情况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宁波高新区建筑装修大件垃圾处置中心,宁波供销再生资源科技有限公司分拣车间内,大量建筑装修废料经过回收处理,蜕变为可再利用的砖块与骨料。传统模式下,公司面临向上游散户“取票难”的痛点,开票难题直接导致企业进项税抵扣不足、成本攀升。而“反向开票”政策的实施,允许企业作为开票主体向上游散户开具收购发票,“散户交投—企业回收—加工再生—市场销售”链条畅通。
公司财务负责人何俊涛介绍,“反向开票”政策实施以来,公司销售的废旧物资同比增长超过58%。这一成绩离不开“反向开票”政策的推动。
何俊涛说:“这一链条的顺畅运行,不仅提升了建筑装修废料的资源化率,还带动了上下游协同。例如,环保砖的生产降低了对天然砂石的依赖,减少了采矿环节的碳排放;减碳量进入碳交易市场后,又为企业开辟了绿色收益渠道,进一步激励企业投入循环经济的积极性。”
业内普遍认为,“反向开票”政策的推广,有效解决了资源回收企业长期以来缺少“第一张票”,既无法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也难以获取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据这一行业“痛点”,有助于鼓励更多企业和个人参与到废旧物品的回收中来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有力支持“两新”政策落地。
百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