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津冀鲁船舶检验机构在北京开展联合技术会商专项工作。来自四省市地方船舶检验机构和中国船级社天津分社、天津海事局的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共同为北京京港玻璃钢船艇有限公司的内河小船型式检验“把脉问诊”。此次评估工作标志着京津冀鲁船舶检验区域合作工作机制正式启动。
2025年5月16日,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四省市船检机构共同签署《船舶检验区域合作工作机制框架协议》,旨在进一步整合区域内船舶检验资源,提升服务水平,为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根据协议,各方将在船舶检验业务开展、信息共享平台搭建、专题研究、人才共育、专项活动实施以及党建与业务融合等六个关键领域展开全面协同合作。同时,京津冀鲁船舶检验合作交流中心启动运行。
据了解,2025年6月,北京京港玻璃钢船艇有限公司向北京船舶检验所申请内河小船型式检验,根据《内河船舶检验规则(2024)》对内河小船开展型式检验的要求,该公司已具备相应生产能力和产品需求。鉴于北京市现有船舶检验人员相对不足,为有效缩短工作周期、便捷服务船企,天津市船舶检验中心作为京津冀鲁船检区域合作的牵头方,主动联合四省市专家共同开展了此项型式检验评估工作。
专家们深入生产现场对生产条件、船舶建造原材料选用及生产工艺等关键环节进行核查,圆满完成了对该船企设施设备、质量控制、生产程序以及人员制造技能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为该企业后续首制船及批量船的顺利建造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次联合技术会商是京津冀鲁船检机构组建合作交流中心后的首次联合会商评估工作,有力推动了区域内船舶检验“协同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目标落地见效。下一步十大证券公司的排名,京津冀鲁船检机构将继续依托京津冀鲁船舶检验合作交流中心这一重要平台,持续发挥船舶检验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优势,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百胜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